Pe頂管的操作程序
pe頂管裝置的輸入及頂進操作程序。
1.主頂:主建筑4座200噸/千斤頂,行程1.4米。水泵提供套管功率。道木反力和分壓環均勻地作用于頂桿的后端,工作井前進入分壓環,頂鐵將頂力傳給管接頭。分壓環的制造剛度與管端接觸平坦,不變形。
2.繼電器:長期頂進時,當頂進阻力大于允許頂力,且一次頂進不能達到頂進距離時,應設置中間接力頂進。如頂進長度超過100米,應考慮在頂管后面設置繼電器,采用壓變灌漿。
包括前殼、千斤頂、后殼。前殼體與后殼相連,后殼與后殼相連,前殼與后殼相連,用橡膠止水帶密封,防止了管外土壤的侵蝕及漿液回流。
每插孔10個千斤頂,每個頂力30噸,千斤頂沿周向均勻排列。移動式28厘米的千斤頂,用扁鐵緊固件固定在前殼上。鋼外殼精加工,在使用時不會變形。同一外徑條件下,離體殼直徑可減小土壤干擾、沉降及頂阻。
在管道頂通后,取下千斤頂及各種輔助部件,在殼體與管節內壁之間的空隙中填充細石混凝土。
3.pe頂管接口:
管道連接件主要包括外套環(鋼套環)橡膠止水帶及軟土襯砌。經過處理,鋼套環送到現場,不變形,不損傷界面,保證了對接過程中膠帶不動或翻轉,保證了管道密封。與此同時,在進入現場之前,要對鋼環進行防腐。
保證膠帶清潔、不沾油、不褪色、防止老化。使用時,用強力粘合劑粘結混凝土管槽,粘結牢固后,在接頭對接前涂上防腐潤滑劑,以減少摩擦阻力,防止軟管翻轉、位移和斷裂。
多層膠合板夾在鋼套與前后管節之間,厚度約1cm,使管節受力均勻,減少界面損壞。在頂管后,應做好管道內的接口,使膠合板在相同的深度(2~3厘米深)下,用彈性瀝青填縫膏或水泥砂漿將其找平。
4.pe頂管灌漿工藝:
為降低管壁與土壤間的摩擦,對長距離(大于100米)的管道,應采用注漿方法與變漿套接觸,以減少管壁與土壤的摩擦,填塞失土,減少土壤變形、沉降及隔水。
上一條: 南陽pe管的選擇
下一條: Pe灌溉管在建筑中的應用